最近读了一本书,颇多联想。这本书题名《尼采兄妹》,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。该书原名“ZarathustrasSchwester”,直译应为“查拉图斯特拉的妹妹”或“尼采的妹妹”。译者改为《尼采兄妹》,恐怕意在告诉读者:这本书写的是尼采兄妹二人,从中可以看到尼采本人的方方面面。读罢全书,确实令人感到,尼采和他妹妹的生活道路相互交织,密不可分,很难绕过这个人去描述另一个人的生活道路。正因如此,这本书不仅是尼采妹妹的传记或纪实之作,而且可以说描述了尼采的生平和成长过程,勾勒了尼采哲学思想形成的轨迹,展现了他的人格品质和工作状况。在某种意义上,它为阅读和研究尼采提供了一些新的资料,至少为收集资料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。
但是,这本书使我联想的还不止这些。它更多地使我想到了尼采其人。在百年后的今天,为什么尼采和他的著作还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?难道只是因为他妹妹不知疲倦地为他的思想大做宣传,以各种形式进行传播?究其原因,恐怕还是尼采思想的适用性,尤其是适应了今天西方的后现代状况。
在西方国家,人们普遍认为尼采是哲学后现代主义的“祖父”。让-弗朗索瓦·利奥塔指出,如果后现代主义的特征是“对元叙述的怀疑”,是“(元叙述)通过要求自身合法而造成了它的非法”,显然尼采的思想与这种特征有着密切的联系。这种怀疑性和非法性正是尼采所揭示的用于限定人类知识-历史境遇的特征,其标志就是他所说的“上帝死了”和“虚无主义”,其含义是自我克服以神学和形而上学的方式解释世界。
百年之前,尼采对这种境遇的分析显然不合时宜,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,它却成了欧美思想界有关后现代主义的主要问题。过去几十年来,欧洲和英美的“尼采复兴”决不是偶然现象,而是与后现代社会的思想文化境遇有着必然的联系。尼采仍然活着。他的影响在法国和美国可以说与日俱增。除了马克思和弗洛伊德,除了黑格尔、胡塞尔和海德格尔,对当代法国哲学家最有影响的就是尼采。不论德鲁兹还是福柯,也不论德里达还是利奥塔,从他们的命题到他们的方法,无一不受到尼采的重大影响。虽然尼采对美国主流哲学的影响不那么直接,但却明显地预示了美国后现代哲学家的发展变化,例如奎恩、塞拉斯、古德曼、戴维森、罗蒂和库恩等,在尼采思想的影响下,他们都转向了反对本体的真实主义,反对认识论的基础主义,反对思想哲学的二元论。因此,尼采哲学不只是对思想史的兴趣问题,而是与当代哲学和当代社会密切相关的思想宝库。
当然,这里我不可能描述或分析尼采的具体哲学思想及其影响。我只是想表明,《尼采兄妹》确实值得一读。它可以引起许许多多的联想,可以促使人们进一步了解尼采,了解他的哲学和当今西方社会文化思想的关系,从而引发人们加深对尼采的认识:“上帝死了”是西方思想的转折——从形而上学和神学转向科学。不过,正如该书作者在导言中所说,究竟这本书如何,“但愿读者对此能得出自己的真知灼见”。
《尼采兄妹》,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